蜂蜜水比“毒奶粉”更危险吗?

2016/6/9 12:47:36

近日,新西兰恒天然乳粉被检出肉毒杆菌,让“肉毒杆菌”像当年的“三聚氰胺”一样成了热门名词,让人谈之色变。其实,肉毒杆菌不只藏在奶粉中,它会随着空气中飘浮的灰尘、小液滴飘散到四面八方,也会进入到其他食品。专家提醒,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绝对不能给小于1岁的孩子吃。

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对儿童危害大

诸城市同济医院的孙曙霞医生介绍,人体的胃肠道是一个良好的缺氧环境,适于肉毒杆菌居住。在厌氧环境中,此菌能分泌强烈的肉毒毒素,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,致残率、病死率极高。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,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,出现头晕、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。

“与成人相比,肉毒杆菌对于婴儿来说,风险更高。”孙曙霞强调,婴幼儿,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,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,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还不够强健,不具备抵御其他致病微生物的能力,当肉毒杆菌的芽孢进到婴儿的肠道后,可能生根、繁殖,释放毒素,导致婴儿中毒。

孙曙霞介绍,婴儿发生肉毒中毒后,主要影响其神经系统,临床表现常是先有便秘,约l~2周后,出现头颈部肌肉软松、吮乳无力、吞咽困难、眼睑下垂、全身肌肉松弛减退,这些现象可持续8周以上,严重者亦可因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婴儿猝死。肉毒中毒的死亡率可达30%以上。死亡率高的原因,一是毒素的毒力强;二是临床误诊,未尽早明确病因,以致患儿没有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。如果诊断治疗得当,注意营养与护理,患儿大多可在1~3月内自然恢复,并没有后遗症。

蜂蜜水比“毒奶粉”更危险

最近,网上热传肉毒杆菌不易消灭,在100℃高温仍能存活,对人威胁极大。但事实上,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毒素并不耐热,75℃~85℃,加热10分钟,或100℃加热1分钟可被破坏。“对于易感染肉毒毒素的罐头及密封腌渍食物,只要加热5~10分钟,肉毒毒素都会被破坏掉。因此,只要注意食用熟的肉食 、采用正规的食品加工和保存方式、注意饮食清洁,成人并不会轻易被肉毒杆菌侵扰。”孙曙霞解释。

这次奶粉受肉毒杆菌污染虽是个例,但为妈妈们敲响了一个警钟,要防肉毒杆菌,别光盯着“毒奶粉”,蜂蜜水可能更危险。“因为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,所以建议不要给一岁以内的宝宝喂蜂蜜。”孙曙霞介绍。

你可能还喜欢

上一篇:婴幼儿不宜蜂蜜止咳吗?婴幼儿能用蜂蜜止咳吗?
下一篇:婴儿可以喝蜂蜜吗?会有不良反应吗?

阅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