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菜蜜
油菜是我国主要蜜粉源植物,种植面积广,花期长,泌蜜丰富。花期从南到北,自当年11月—翌年8月,主产区为安徽、四川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古和新疆等省、区。新生产的液态油菜蜜呈特浅琥珀色,有油菜花腥味,味甜而不爽,极易结晶,结晶后呈白色油脂状。
荔枝蜜
主产区在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省、自治区,2到4月生产。荔枝蜜呈浅琥珀色,气息芳香馥郁,带荔枝果酸味,甘甜而略有辣感。结晶粒较细,色微黄。荔枝蜜理气散寒、补血健脾,有益于贫血、心悸畏寒。
苕子蜜
主产区为江苏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省、自治区,3到5月生产。苕子蜜呈特浅琥珀色,清香甜润,结晶细腻而洁白,蜜质上乘。
龙眼蜜
主产区在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省、自治区,生产期4到5月。龙眼蜜呈琥珀色,质地细腻,味甘甜润,气息浓郁,有龙眼干的气味,结晶颗粒较大。龙眼蜜是我国生产单花蜜种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。可用于儿童厌食、老年健忘。
柑橘蜜
主厂区在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浙江、江西等省、自治区,生产季节4到5月。柑橘蜜呈浅琥珀色,透明度较高,具浓郁的柑橘香气,味甘甜微酸,鲜洁爽口,结晶乳白色、细腻。
洋槐蜜
主产区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辽宁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等省,生产季节5到6月。新鲜刺槐蜜呈水白色,清澈透明,不结晶,气息清香,酷似槐花花香,甘甜鲜洁,芳香适口,甜而不腻,为蜜中上品,深受国内外欢迎。刺槐蜜可用于清热解毒,也用于镇静安眠。
枣花蜜
主产区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和陕西等省,生产季节5到6月。枣花蜜呈琥珀色,透明,黏稠,有中草药的芳香气味,味浓甜,不结晶,若与其他蜂蜜混合则结晶,结晶粒呈粗粒(或雪花)状,微现黄色。是配置中药的一个上好品种,有开胃健脾、生津止渴功能,益于久咳、气管炎、头昏目眩、记忆力减退、产妇手术后。由于近年来农药污染及气候的变化,枣花蜂蜜的产量逐年下降。
枸杞蜜
枸杞常生于山坡荒地,花期5—6月,泌蜜丰富,分布集中处可采到商品蜜。主产地为宁夏中宁、新疆精河县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锦旗独贵特拉镇。枸杞蜜浅琥珀色,蜜芳香。补肝肾、益精血、明目、止渴、润肺。
荆条蜜
主产区在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湖北和北京等省、市,生产季节6到7月。纯荆条蜜呈特浅琥珀色,放置一段时间颜色会逐渐加深,有荆花的芳香气味,甜爽而不腻。分泌出的荆条蜜若能即时过滤和包装密封就不结晶,如与空气接触多则结晶,结晶粒细腻。荆条蜜发汗解表,散寒清热,益于伤风头痛。荆条属马鞭草科、灌木,生长在山区,本身和生长环境无污染。
椴树蜜
主产区在东北长白山、完达山、兴安岭林区,7月生产。椴树蜜呈特浅琥珀色,具浓郁的薄荷香味或杏仁香气,口感甜润,是最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深林蜜种,易结晶,结晶洁白细腻。
葵花蜜
主产区为我国东北、西北和华北各省,7到8月生产。葵花蜜呈浅琥珀偏黄色,蜜液浓稠,气味芳香,易结晶,结晶后呈金黄色,蜜质优良。
党参蜜
主产区为甘肃、陕西、四川、山西等省,7到9月生产。党参蜜呈血红色,质地黏稠,不结晶,具党参的药用价值。党参蜜补气养血、止渴生津,益于神经衰弱、失眠头痛。
益母草蜜
产于湖南洞庭湖区、长江沿线以及云南等地,7到9月开始泌蜜,具有和血调经作用,益于产后恢复、目赤肿痛、乳汁不下、妇科疾病。
鹅掌柴蜜
又称鸭脚木蜜、八叶五加蜜、正冬蜜。主产区为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和台湾等省、自治区,9月至次年一月生产。鹅掌柴初呈浅琥珀色,气味浓郁,苦味较浓,随贮存时间延长蜜色逐渐呈深琥珀色,苦味减轻。结晶乳白色,颗粒较细,具有清热解毒作用。
野坝子蜜
主产区为云南、四川和贵州三省,10到12月生产。野坝子蜜呈浅黄绿色,具清香味,甜而不腻,极易结晶,结晶粒粗(“沙蜜”)或细腻似油脂状(“油蜜”),结晶后呈乳白色,质地坚硬,有“云南硬蜜”之称。野坝子蜜具有清热解毒、通鼻塞功效,有益肝病患者。
枇杷蜜
枇杷为冬季蜜源植物,产于浙江余杭、黄岩、安徽、江苏吴县、福建莆田、福清、云霄、湖北阳新。11月到翌年1月开花。枇杷蜜清肺和胃、化痰止咳,益于咽喉肿痛、肺热咳嗽和防治感冒。
上一篇:知识|来看看中国蜂蜜的主要种类和产地吧
下一篇:蜂蜜产区大不同!地域决定蜂蜜品质